7月10日-18日,18禁直播
“艺心向党 井冈追光”实践团15名师生赴井冈山,开展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团队成员通过理论学习、实践体验、实地调研、艺术创作等形式,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热土上传承革命精神,以青春之力书写新时代的“井冈答卷”。

理论学习武装头脑
小井红军医院、大井朱毛旧居的现场授课让同学们了解到医院是如何在敌人严密封锁、物资极度匮乏的环境下建成,带领同学们追寻伟人足迹,感受艰难的革命岁月。“三湾改编”专题课堂上,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三湾改编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以及重大意义,深刻领会“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智慧。通过《解读井冈山》和《学习和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两场专题学习,实践团师生了解了井冈山斗争历程、理解了井冈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学习了如何做好调查研究以及调查报告写作方法。在八角楼毛泽东旧居、黄洋界保卫战两处革命旧址,同学们沿着革命伟人的足迹感悟真理的力量,了解红军以少胜多的战斗历程,聆听伟大的军事思想。

实践体验坚定信念
在革命烈士陵园,同学们向革命英烈敬献花圈、默哀追思,在革命先辈长眠之地重温入团誓词,青春誓言久久回荡,传递着新时代青年赓续红色血脉的决心。音乐党课上,全体队员学唱当地红歌,合唱经典红歌,在阵阵歌声中回望革命岁月。“学编红军草鞋”体验课上,团队成员在亲手编草鞋的过程中感悟到红军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亲兵爱民、严守纪律的作风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境界。在“红军的一天”体验活动中,团队成员在山中进行三小时急行军,在当地老乡家中自制红军餐,体会军民鱼水情。在革命后代讲家风访谈活动中,伟大而朴实的革命精神随着革命后代的讲述,在青年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大家对党忠诚、矢志报国。

实地调研赋能发展
在自主调研日,实践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将艺术才华、青春热情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走访多个村镇了解助农需求。在茅坪镇坝上村,与村书记和果农代表进行座谈,了解当地农业特色产业与农产品直播销售现状,帮助村集体注册申请抖音店铺,上架农产品销售链接。在拿山镇罗仚村,团队成员与当地果园承包户进行沟通洽谈,并自己携带直播设备、布置直播场景,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助农”直播活动。田间地头里,黄桃果树下,实践团成员化身热情洋溢的“带货主播”,大力推介井冈山纯天然生长的锦绣黄桃,并将艺术技能巧妙融入直播。直播间里葫芦丝、竹笛演奏、动人的歌声等文艺节目轮番上演,为这场“云端”助农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和青春活力。直播达成近千元成交额,这不仅是同学们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的一次成功实践,更是实践团师生“艺心向党”的初心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热土上的生动体现。

艺术创作激发爱国热忱
井冈山实践期间,团队成员以“百年井冈,艺脉传承”为主题,发起共绘十米长卷活动,广泛邀请井冈山当地老乡、少年儿童共同执笔,在十米长的画卷上倾情描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立近百年来的光辉历史与不朽精神。老乡们欣然提笔,在画卷上留下质朴而真挚的笔触,并为年轻的团队成员们讲述亲历和口耳相传的红色故事;小朋友们热情参与,为长卷涂上活泼生动的色彩,与哥哥姐姐们进行着年轻一代的对话。共绘百年井冈的过程让共创者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牢记伟大祖国一路走来的艰辛道路,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此外,实践团师生精心策划录制《强国有我》MV,在井冈山各大红色景点取景拍摄,让最响亮的时代强音在革命摇篮井冈山传唱。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坚持晨读红色经典、晚间组内研讨,不断推进课题和宣传进度。经与团中央井冈山中心相关老师沟通,及时对前期筹备的文创设计课题进行调整,转向当前中心亟需的《中小学生研学手册》设计,并在课题初步成果汇报会上获得认可。后续,将保持和团中央井冈山中心的密切沟通,努力推动团队课题成果顺利转化落地。

18禁直播
“艺心向党 井冈追光”实践团的实践故事得到中国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的报道。实践结束,初心弥坚,未来,实践团将带着这份珍贵的体验,把井冈山的故事和精神融入学习和创作中,让井冈之光照亮前行之路!